一、魏碑体的演变过程
公元439年,北魏统一北方,战火之中,竹木绢纸都不利保存,唯有立碑刻石才有利于流传,故当时立碑流行。为适应刻碑需求,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,点划棱角分明,字体更显方正的一种新的字体——魏碑,开始流行。
史上称之为"魏碑体",又称为龙门体。因为魏碑书法的代表作是龙门石窟一千方左右的北魏造像题记。最有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,被称为龙门二十品,被视作魏碑书体的法帖范本享誉海外。龙门二十品的书法艺术,端正大方,质朴厚重,刚健有力,峻荡奇伟。其行次规整,排列整齐,大小匀称;结体和用笔则在隶、楷之间,表现出其成熟性,也显现出其过渡性的承隶启楷风格。
《龙门二十品》部分图片
《龙门十二品》代序
康有为保存的《龙门二十品》之一
清朝时期在康有为的大力推崇下,名声大噪,享誉书法界。然而,"魏碑体"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,它的形成与发展交织着政治和历史文化的变迁。
二、新媒体的出现
新中国建立以后,魏碑体在建设新中国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首创者是一位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宣传干事,名叫周华金。
周华金,字矢萌,号竹山,又署百忍堂、痴墨斋,浙江诸暨人。1935年出生于西施故里,幼承家学,从临习颜真卿《多宝塔》、柳公权《玄秘塔》入手,继临欧阳询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后得专业书家指点,临秦篆汉隶,涉猎孙过庭、怀素、米芾、黄庭坚、王铎等诸家行草。学业大进,学有所成。
50年代初开始研习魏碑体,对《始平公》、《杨大眼》、《郑文公》、《张猛龙》等碑帖刻苦钻研,一改清代赵之谦之飘逸、康有为之险峻,避免了老魏体人工斧凿棱痕的呆板,又泯灭了过于纤秀柔弱的弊病。周华金先生在熟练掌握老魏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,渐渐形成了新魏碑体。60年代初,郭沫若先生前来上海,下了火车看到以新魏体书写的行文公式字样,由衷地对新魏体给予了赞许。
三、老魏碑体和新魏碑体的融合
最初这种源于上海火车站候车大厅壁悬告示的字体,看似魏碑又不像魏碑,全然是一种创新的字体。赢得大众的青睐,开始从南到海南岛,北到哈尔滨,以及长春、沈阳、大连,乃至西北的兰州、西安,京津、成都、昆明、广东等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和爱好者们不断来观光、学习、借鉴。
这一现象得到文化部的重视,经过有关机构把关,为了区别于过去的老魏碑,遂命名为新魏体并。建议周华金先生写成字帖由上海市出版局出版发行,没想到消息传出预订数超过了30万册。一时洛阳纸贵,上海街头各大新华书店出现了排队订购的景象。
1985年美国某知名计算机专业经营集团,以每字8美元的高价,请周华金先生书写一万四千多字新媒体输入电脑,同时作为该国创新字体申请著作权。周老先生毅然谢绝,他回答得斩钉截铁:我是中华民族子孙,新魏体是中国人创造的新字体,是中国的!
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魏体字基本都是新魏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参考资料:
1、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揖》
2、文物出版社出版《魏碑-历代碑帖法书选》